一张截图引爆数码圈:买华为手机要先"签字画押"?
8月2日,有网友晒出购买华为Pura 80 Pro时被要求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内容赫然写着:"本人已知晓鸿蒙系统部分软件存在缺陷,自愿购买且不追究责任"。截图一出,#华为签协议卖手机#迅速冲上热搜,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骂"这是甩锅消费者",也有人赞"国产系统就该坦诚"。
但真相远比截图复杂,这份同意书并非全国统一模板:有的门店要求手写签字,有的仅口头提示,甚至有店员直言"不签也能买"。华为官方至今未回应,但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此举是"部分门店自发行为,旨在降低售后纠纷"。
很少有人注意到,华为早在今年3月发布折叠屏Pura X时就尝试过类似做法。只不过当时因7499元高价和小众定位,知情同意书未引发关注。而Pura 80系列作为年度影像旗舰,首月销量目标直指1000万台,庞大的用户基数让问题浮出水面。
这本质上是一场"用户教育":
生态阵痛期:截至2025年Q2,鸿蒙原生应用仅2万款,对比安卓的200万款仍有差距。虽然微信、支付宝等头部App已适配,但银行类、工具类长尾应用适配率不足88%。
售后压力:黑猫投诉平台显示,Pura 80系列上市首月投诉量中,"软件不适配"占比达62%,部分用户因微信分身缺失、金融App闪退要求退货。
倒逼开发者:通过用户反馈反向推动适配——数据显示,签署同意书的用户中,有37%会主动向开发者反馈问题,加速迭代。
鸿蒙用户的"痛与爽"
"签完协议用了两周,我反而成了鸿蒙吹!"——北京用户李先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提到三个细节:
实况窗救大命:导航、外卖进度直接悬浮状态栏,切应用不打断流程;
微信调用原相机:拍照画质碾压安卓版,支持XMAGE滤镜实时预览;
更新频率感人:每周推送系统补丁,最近一次修复了12款小众App闪退问题。
但争议依然存在。上海白领王女士吐槽:"银行App转账时需要反复验证,客服说这是鸿蒙安全机制导致的兼容性问题。"
安卓当年比这更糟
回溯2009年安卓2.0时代,用户需手动安装谷歌服务框架,主流应用常出现"闪退三连"。苹果iOS初期也因封闭生态被骂"霸权"。鸿蒙当前的困境,更像是所有新兴系统的必经之路。
关键差异在于:华为选择把"家丑"摆上台面。这种透明化至少带来两个好处:
信任积累:调研显示,签署同意书的用户满意度反而高出未签署组21%,"知情权被尊重"成主要加分项;
政策合规:参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主动告知风险可降低法律风险,此前某品牌因隐瞒系统缺陷被罚2000万元。
与其骂骂咧咧,不如给鸿蒙一点时间
别把同意书当"免责金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硬件质量问题仍受三包保护,协议中"不追究责任"条款可能无效;
关注生态真实进展:华为开发者大会数据显示,鸿蒙原生应用正以日均100款的速度增长,预计年底覆盖95%常用场景;
理性看待"成长痛":当年安卓用户等一个微信适配要3个月,如今鸿蒙只用了45天。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苹果让你签"iOS 19部分功能待完善"的同意书,你会买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答案。
配资网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