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水墨画中'点'的表现形式(甩墨、点墨、压墨、滴墨)。
2.掌握不同笔锋角度(中锋、侧锋)与水墨浓淡变化的表现技巧。
3.能用水墨语言创作以'点'为主题的简单画面。
4.通过观察自然水滴与名家作品(黄宾虹、吴冠中),理解'点'的审美意趣。
6.通过'试一试'实践探究水墨点的肌理变化。
7.感受水墨点画的趣味性,培养对传统水墨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墨'点'的多样化表现技法(教材第2张图四种墨法)。
难:控制水分与笔触,表现点的虚实变化(呼应教材第1张图水珠质感)。
三、教学准备教具:黄宾虹《山水》、吴冠中《鲁迅故乡》高清印刷图(教材第1张图)。
宣纸、毛笔、墨汁、水盂、毛毡(对应教材第2张图工具)。
荷叶水珠实拍图(教材第1张图右上角)。
学具:水墨工具套装、调色盘、吸水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自然观察:展示教材第1张图荷叶水珠特写:'这些水珠像不像透明的珍珠?它们就是大自然的'点'!'
名画引导:对比观察黄宾虹(密集点皴)与吴冠中(抽象彩点)作品中的'点'(教材第1张图下方)。
2. 新授(15分钟)技法探究(教材第2张图):
四种墨法示范:
1. 甩墨点:悬腕快速甩出(如雨点)
2. 点墨点:笔尖垂直轻点(如露珠)
3. 压墨点:侧锋重压旋转(如花瓣)
4. 滴墨点:饱蘸墨汁滴落(如蝌蚪)
水墨控制口诀:
'水分多——点晕染,水分少——点清晰;笔锋正——点圆润,笔锋侧——点飘逸'
3. 实践创作(20分钟)分层任务:
基础练习:在生宣纸上完成教材第2张图'试一试'的四种墨点(强调观察水分扩散)。
主题创作:选项A:模仿荷叶水珠创作《清晨的露珠》(教材第1张图参照)。
选项B:用墨点组合表现《下雨天》(参考教材第2张图学生作品)。
4. 展示评价(10分钟)游戏化展评:
'猜猜我的点':学生互猜他人使用的墨法种类。
评价标准:
★ 墨点变化丰富(四种技法)
★ 画面有虚实对比(教材第1张图名画分析)
★ 创意联想有趣(如:把墨点联想成小动物)
五、作业布置1.观察作业:寻找家中3种不同质感的'点'(如米粒、纽扣),思考如何用水墨表现。2.拓展创作:用牙刷喷溅法创作星空图(拓展教材第2张图甩墨技法)六、板书设计《点点滴滴》
1. 点的发现:自然水珠 vs 艺术名画
2. 水墨四法:甩·点·压·滴
3. 创作口诀:水多则润,水少则清;正锋圆,侧锋逸
七、教学反思通过对比自然与艺术中的'点',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艺术的联结。
可延伸至彩墨点的实验,丰富水墨表现维度(如吴冠中作品中的彩点)。
设计亮点:
1.紧扣教材双图内容:第1张图(审美感知)与第2张图(技法实践)有机结合。
2.将'学习建议'(教材第2张图底部)转化为分层创作任务,兼顾技法与创意。3.评价环节呼应教材第1张图'说一说'问题,强化对'点'的多元理解。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网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