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交易法门
最近市场上红枣期货又有了一定热度,之前在《 破解红枣期货:我的市场洞察实录!》一文中谈了我对红枣期货的一些观点,那篇文章主要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去谈我对红枣期货的这个品种理解,今天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从微观战术角度去谈我对红枣期货的一些交易特征与行情看法。
1 大小年之谜
红枣期货于2019年上市,打开红枣指数的年K线图来看,你会发现很有规律,2019年收大阳线,2020年收大阴线,2021年收大阳线,2022年收大阴线,2023年收大阳线,2024年收大阴线,基本上涨一年跌一年,按照这种规律的话,2025年应该又收一根阳线。 红枣现货也有大小年一说,这种大小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天气原因,和大多数农产品一样,单产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丰产和减产年份。
有人从果树的营养积累和消耗不均匀的角度去解释。假设今年红枣是丰产的大年,果树就会消耗大量的营养,从而导致来年果树营养不足,需要进行营养的积累,因此来年往往红枣容易出现减产的小年。 也有人从枣农的行为角度去解释。假设今年红枣小年减产,收购价比较高,较高的收购价格激发了枣农来年的投入积极性,来年枣农就会加强田园管理,从而导致红枣大年丰产。
我认为,天气扰动说、生理特征说、农户行为说这三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天气扰动确实容易导致丰产和减产,但问题是天气扰动不会存在那么明显的周期交替规律。农户行为确实有周期性,但农户的行为与收入有关,而不是价格,减产年份收购价格虽高,但产量低,农户的收入可能还下降了,收入下降会影响来年投入的积极性,而不是收购价格高了而增加来年投入的积极性。
所以,我认为红枣这个大小年可能更多的还是果树的生理特征导致的,这种生理特征下,到了营养需要积累的年份,市场都知道今年要减产,所以天气稍微有点变化,市场就开始炒作天气因素导致减产了。与此同时,枣农可能也知道果树的这种生理特征,今年是营养积累,就算你再好的投入,可能也不会丰产,索性就降低投入积极性。
因此,我自己对红枣大小年的理解,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如下:
生理特征(积累营养)+天气扰动(能炒起来)+农户行为(投入没用)→减产小年
2. 生理特征(消耗营养)+天气正常(炒不起来)+农户行为(投入有用)→丰产大年
2大小年验证
虽然上面我们对红枣的大小年进行简单的理解,但实际上红枣真的存在那么规律的大小年变化吗?我们来看一下历年全国红枣的产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红枣2019年上市的时候,产量是历年产量之最,上市之前红枣的总产量大小年变化并不是很明显,产量整体基本上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只有上市之后,红枣的产量才发生了明显的波动,这种大小年特征体现较为明显。
当然,2019年之前红枣产量基本上很稳定,似乎看不出大小年,这里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红枣的种植面积在一直增加,所以即便出现了减产的小年,但是由于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所以导致红枣的总产量依然能够保持增长,所以我们还需要观察一下红枣的种植面积情况。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红枣种植面积达到历史顶峰,然后从2018年以来种植面积出现了连续7年下降,所以在2018年之前,红枣的大小年问题可能会因为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而体现的不明显,只有当种植面积稳定之后才能看得出大小年问题。
为了更好地判断大小年,我们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去计算一下历年单产情况,将上面的产量和种植面积相除,然后进行一下简单的单位转换,折算成公斤/亩。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2020年之前,国内红枣单产变化也是相对稳定的,也不存在一年丰产一年减产的特点,经常是单产连续3年甚至5年增长,只是红枣期货上市之后,从2021年开始,红枣的单产波动开始加大了。 其实严格来说,红枣的种植面积已经连续7年下降了,目前已经降到了接近2009年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单产的下降,往往会在产量上造成巨大的波动,就像2023年一样,种植面积和单产都是下降的,从而导致2023年的减产非常严重。
当然,国内红枣可能还有一个趋势,类似于棉花,内地种植面积下降,新疆地区种植面积上升,虽然总的种植面积下降,但是内部占比发生了变化,毕竟新疆地区红枣的单产比较高,是内地地区的2-4倍,所以国家政策鼓励棉花、红枣在新疆地区形成规模化,内地减少种植,与此同时,交易所也以扶植产业的名义,对棉花和红枣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大量交割库,便于当地的加工厂继续拿套保。
钢联所提供的新疆地区红枣单产的数据只有2020年之后的,这个单产水平确实比上面的要高很多,从新疆红枣单产来看,最近这几年也确实存在大小年的特征。去年的单产水平在历史上都算是非常高的,所以收购价格比较低,红枣2025年基本上也是一路走熊。
随着全国红枣种植面积逐步下降,以及新疆地区种植占比提高,那么后面新疆地区红枣单产变化对全国红枣产量变化影响会越来越大,而这几年新疆地区红枣确实存在大小年特征,所以2025年应该是减产小年,多头确实是有炒作的基础。
3通货收购价
新疆地区红枣开秤价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形成,这个时候枣农、加工厂、客商等各主体开始价格博弈,减产的年丰一般需要向上博弈价格,不然枣农惜售,加工厂收不足货,丰产的年份一般向下博弈价格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减产的2021年和2023年,整个收购价格都是不断上涨的,而在丰产的2022年和2024年收购价格是不断下跌的。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丰产还是减产,收购价格基本上都在4元/公斤以上,因为这个基本上是枣农的成本价。
这个4元/公斤是怎么来的呢?基本上一亩地的种植成本在2000元左右,正常亩产是500公斤,所以正常情况下4元/公斤就是枣农的保本价。减产的情况下,亩产就会下降,枣农的保本价就会上涨,所以加工厂和客商的收购价也要提高,盘面价格也会上涨。
民营加工厂将通货加工厂仓单的成本一般在4-4.5元/公斤,所以4元/公斤的收购价格是枣农基本不赚钱的价格,再加上4-4.5元的仓单成本,8-8.5元/公斤的价格是枣农和加工厂都不赚钱的价格,所以红枣期货跌到8500元/吨以下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好跌了,产业链上游的种植端和加工端都亏钱了。
过去4年当中,新疆主产区通货具体的收购价格区间如下所示: 2024年丰产,阿克苏通货收购价4.45-6.5元/公斤、阿拉尔通货收购价4.8-6.7元/公斤、喀什通货收购价5.8-7元/公斤。价格区间4.45-7元/公斤,折盘面8450-11000元/吨。
2023年减产,阿克苏通货收购价6.75-9.8元/公斤、阿拉尔通货收购价7.4-10.5元/公斤、喀什通货收购价8-11.5元/公斤。价格区间6.75-11.5元/公斤,折盘面10750-15500元/吨。
2022年丰产,阿克苏通货收购价5-6.4元/公斤、阿拉尔通货收购价5.5-7.15元/公斤、喀什通货收购价6.25-7.9元/公斤。价格区间5-7.9元/公斤,折盘面9000-11900元/吨。
2021年减产,阿克苏通货收购价4.8-8元/公斤、阿拉尔通货收购价6.5-8.5元/公斤、喀什通货收购价6-9元/公斤。价格区间4.8-9元/公斤,折盘面8800-13000元/吨。 然后,了解了主产区原料通货收购价格的区间,从而确定了折盘面价格,然后我们再分别来看一下,对应减产年份和丰产年份的红枣01合约价格走势情况。
先看减产年份下的cj2201合约和cj2401合约,这里面有几个点需要注意:
第一,行情的启动时机。2021年的减产行情启动于7月中旬,当时印象很深刻,红枣突然放量拉出了一根大阳线,然后次日缩量调整,接着正好到了周五,又是一根放量大阳线涨停。然后整个周末都是红枣大幅减产、死绝的消息,傅老师当时从天津还是河北,周末直接飞新疆去调研了,接着下周开盘红枣就是一字板,当时那个行情印象很深刻。 对于当年炒作红枣减产的多头来说,他们就想起了苹果2018年上市,从6000多拉到15000,红枣的弹性更大,多头当时都喊着拉到35000,最终到18000多的时候就被干下来了,好多多头受伤惨重,我也是其中之一。 2023年的减产启动时机分为两波,第一波启动特别早,我记得在五一前后就开始放量大阳线拉涨,提前拉了一波行情,然后又开始慢慢跌下来继续维持震荡,到了7月份又开始第二波放量大阳线拉涨了,一路创新高。 今年的启动时机出现在6月中旬,比以往7月份拉涨有点早了一点,如果真的是基于大小年炒作减产的话,那我认为6月份的拉涨只是前奏,就像2023年的五一前后的拉涨一样,都只是小的开始,红枣真正大的减产炒作拉涨一般都是进入7月之后,所以,如果资金真的打算炒作红枣小年减产的话,那么cj2601合约在7月份的涨幅可能更大一些。
第二,行情启动后的走势特征。红枣不太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没行情的时候死气沉沉,要么震荡要么一路阴跌,可是一旦有行情之后,波动就会剧烈放大,如果你入场位置不好的话,都根本就拿不住。 从上面的红枣01合约价格季节性图表中可以看出,一旦红枣因为减产炒作而出现价格中枢上亿之后,就会开始剧烈波动。2021年那波减产行情,我是参与其中,持仓体验巨差。当时国庆之前,红枣连续大幅上涨创新高,我的心情很舒畅,可以开心过节了,结果国庆节后,怎么涨的怎么跌回去,坐了一个大的过山车,节前从13000多涨到16000多,节后一周又从16000多跌回13000多。 后面就更难受了,因为交易所的介入不断加深,那个盘面走势更难以把握了,简直能把人震吐了。2023年减产行情虽然进入7月份之后,价格中枢也开始明显抬升,但是后面的价格波动同样剧烈。红枣是一个要么没行情,有行情就是超高波动率的行情,行情起来之后参与难度较大的品种。
第三,行情见高点的时间。从历史情况来看,减产年份的价格高点往往容易出现在11月中旬左右,因为上涨的逻辑无非就是几个:
第一,炒作减产,第二,炒作开秤价。到了11月中旬左右,都已经定产了,减产的逻辑炒完了;收购进度也差不多了,开秤收购价格也基本上炒完了,供应端和成本端的逻辑交易到头了,后面就是需求端逻辑了,高价格往往抑制需求,尤其是对红枣这种非必须消费品而言,需求价格弹性很大,所以基本上11月中旬之后,后面很少有多头炒作题材了,就是什么时候跌以及下跌节奏的问题了。
第四,行情价格终点与收购价的关系。在减产年份,对于01合约来说,到12月底的价格,基本上是靠近收购价格的上限的。比如,2021年的上限是13000元/吨,而cj2201到12月底是12075元/吨。2023年的上限是15500元/吨,而cj2401到12月底的价格是14820元/吨。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丰产年份红枣01合约的价格走势,可能是因为上一年积累了一年营养的果树,今年要大量消耗营养,从而生长出更多的枣子,大家也知道这种情况下,炒天气可能炒不起来,所以基本上大家也不怎么提天气,默认天气就是风调雨顺了,枣农知道今年投入效果可能更好,所以田园管理投入也上心,从而导致了红枣丰产。
基本上从合约上市以来就可以逢高空,4月份之前基本上都是震荡,因为持仓量也没多少,开不进去多少手,有时候4-5月可能来一波炒作,但我认为4-5月这波炒作其实意义不大,更多的是瞎炒作,因为这个时候是萌芽期和初花期,只能说遇到天气问题,多头利用资金优势吓唬一下空头,反正也无法证伪。
所以,丰产大年的时候,如果4-5月资金炒作减产,我认为是一个可以很好的风格空的机会,这个时候09合约是主力,01合约是次主力,持仓量慢慢上来了,这个时候资金炒作,给01合约提供了一个高点,是一个很好的入场做空机会,基本上一路跌到最后。
7-8月其实很重要,是果实增长期,也是定产的关键期,所以很多时候大行情都是从7月份开始炒作的,在定产的关键期炒作。如果丰产年份,7月份都没有炒作,基本上预示着今年红枣就这样了,基本上要一路跌到底。 在丰产年份,对于01合约来说,到12月底的价格,基本上是靠近收购价格的下限的。比如,2022年的下限是9000元/吨,而cj2301到12月底是9580元/吨。2024年的下限是8450元/吨,而cj2501到12月底的价格是8780元/吨
4衰减与翘尾
既然,我们知道了在减产年份01合约的最终价格容易向仓单成本上边界靠拢,在丰产年份01合约的最终价格容易向仓单成本下边界去靠拢。那么后面的03、05、07、09合约是不是也满足这个规律呢?
不是这样的!后面的这些合约面临,尤其是03、05、07合约无论是丰产还是减产,最终都是缓缓向仓单成本下边界去靠拢,这些合约的价格就像是衰减效应,都是从高位慢慢向仓单成本下边界去靠近。 之所以出现这个原因,是因为红枣这个品种的需求比较差,非必须消费品,只有冬季01合约还算是需求旺季,后面转过年基本上都是需求淡季,开春之后各种好吃的水果都出来,基本上没人吃红枣,所以需求好不了。
无论是减产年份还是丰产年份,这种季产年销的农产品在定产之后,与供应端无关,与成本端无关,只与需求端有关,需求不好就只能一路跌,与此同时,现货市场卖不动,生产企业就会不断通过盘面去转移库存,不断套盘面,生产仓单。所以03、05、07合约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价格衰减效应,一路向仓单成本下边界靠拢。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并没有提到09合约,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红枣小年减产的年份,往往容易在7月开始炒作,而那时候09合约还是主力合约,还没退市,虽然新季产量跟09关系不大,但往往09合约也会因为天气的炒作而跟着上涨。
所以,减产的年份,09合约就一定完全是价格衰减效应向仓单成本的下边界去靠拢,而是很容易在7月开始走出翘尾效应,所以减产小年的09合约是价格衰减效应叠加价格翘尾效应。
5今年的情况
最后,再聊一聊今年的红枣期货情况,如果按照大小年来炒作的话,那么今年的产量应该比2024年的低,对应的收购价格应该比2024年的高,但是未来减产的幅度不清楚,也不太好确定收购价格会涨多少,去年是4.45-7元/公斤,今年如果减产的话,最高价涨1块,给到8元/公斤,折盘面就是12000元/吨。
因为对于01合约来说,减产的年份价格终点是往仓单成本上边界去靠拢,所以我只考虑收购最高价,上面预测收购最低价,我只是预测今年的收购最高价比去年高1快的话,那么01合约仓单成本上边界就是12000元/吨,至于01合约中间路径到多少不清楚,但是最终到12月底应该是往这个价格去靠。
当然,我这里面有两个前提假设需要注意,如果前提假设都证伪了,那么我这个预测也是不合理的。第一个假设是资金去炒作小年减产这件事,第二个假设是真的减产且统货收购最高价涨1块钱,这两个假设同时满足的话,按照历史情况,红枣2601合约到12月底有可能到12000元/吨附近。但我也不知道最近会不会去炒作减产,更不知道未来统货收购价最高价会涨多少。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所规则改变了,以往红枣仓单有效期到9月,陈枣不允许交割,但这次改为从2512合约开始,上一产季加工的红枣可以在12月贴水100元/吨价格,在次年1月贴水150元/吨交割,在次年3月贴水300元/吨交割。 我不确定这个规则会不会影响红枣的减产炒作,但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仓单有效期的改变会加强红枣的价格衰减效应,有可能导致03合约面临严重的交割压力。
以往每年9月红枣仓单集中注销,然后新枣加工慢慢生产仓单,改规则之后,仓单就不会集中注销了,基本上保持全年都有仓单了。以往09合约可能面临接到老仓单的压力,现在这种压力还可以继续向后转抛,把压力都给了03合约,03合约可能面临的去年10-11月收购的新枣统货加工出来的大量新枣仓单+前年10-11月收购的陈枣统货加工出来的大量无法转抛的到期老仓单+需求淡季。
所以我个人认为,交易所仓单有效期的调整会加剧新季合约的价格衰减效应,最终纷纷向以统货收购价计算出来的仓单下限去靠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配资网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